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全文)
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2022年1月19日在重慶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李永利
各位代表:
我代表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2021年主要工作
在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2021年,全市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強烈的使命擔當和無比的歷史自豪,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在市委堅強領導、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有力監督、市政協民主監督和最高法院精心指導下,在市政府和社會各界大力支持下,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守正創新、銳意進取、接續奮進,為我市“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各項工作實現新發展。12項工作在全國交流經驗,1項工作在世界環境司法大會交流經驗;89個案例入選全國典型案例;入選全國法院“百場優秀庭審”數量位列全國第2、“百篇優秀裁判文書”數量位列全國第5;459個集體、669名個人獲得市級以上表彰表揚,榮獲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接見的巫溪法院廖子懷法官受邀參加建黨100周年慶祝大會,奉節法院“溜索法官”群體事跡獲建黨100周年大型文獻專題片《敢教日月換新天》報道,市高法院刑一庭、重慶破產法庭、沙坪壩法院陳家橋法庭獲評“全國法院先進集體”,5名干警榮獲“全國法院先進個人”稱號。市委表示“肯定和滿意法院工作”。
一年來,全市法院受理案件132.1萬件,審執結115.9萬件,同比分別增長30.5%、24.7%。其中,市高法院結案10040件,五個中級法院、兩江新區(自貿區)法院和鐵路運輸法院結案10.8萬件;法官人均結案421.7件,同比增加91.1件,全國第1,渝中、江北、南岸法院法官人均結案超過800件。反映審判質量的生效案件改判發回重審率僅為0.085%,居全國第3位;反映審判效果的生效案件服判息訴率達98.7%,居全國第2位;反映審判效率的案件結收比達100.3%,居全國第11位。開展長期未結案專項治理,全市法院一年以上未結案971件,較2020年的3771件下降74.3%,受到全國教育整頓辦肯定推介。
一、堅持黨對司法工作的絕對領導,堅決把“兩個維護”落實到法院工作全過程各方面
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捍衛“兩個確立”,踐行“兩個維護”。
堅決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第一時間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確保一切行動向黨中央看齊、聽總書記指揮。開展政治輪訓4.4萬人次,引領全市法院干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胸懷“兩個大局”,牢記“國之大者”,確保將“兩個確立”的政治成果轉化為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決兌現市委“三個確?!闭纬兄Z。
認真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用功學,加強重慶法院領導干部大學堂制度化建設,舉辦中心組專題讀書班,扎實學好“四史”。用情講,全市法院班子成員開展宣講585次。組織編寫《重慶法院歷程》,講好司法故事。用心看,組織干警到紅巖革命紀念館等地參觀見學10426人次,觀看紅色劇目126場次。用力做,推出“我為群眾辦實事”13+X項行動,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環境資源審判、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等受到中央、市委和最高法院肯定。云陽法院“稻田里的巡回審判”“水上巡回法庭”入選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中國脫貧攻堅成就展。
對標對表狠抓工作落實。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黨中央決策部署、市委工作安排,著眼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區兩群”協調發展等戰略部署,制定年度重點工作清單,細化分解4批次170項重點任務。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政法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出落實強基導向“六項工作”,形成了矛盾糾紛一站解決、司法服務一體優化、普法釋理一路傳播的制度合力,受到中央依法治國辦、全國教育整頓辦、最高法院肯定推介,相關做法納入我市法治中國建設規劃實施方案、法治社會建設實施方案、社會治理“十四五”規劃等文件。酉陽縣委專門出臺文件深化落實強基導向“六項工作”。抓實巡視、審計整改“后半篇文章”,細化83項巡視、42項審計整改措施并完成整改。
二、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推進更高水平平安重慶建設取得新成效
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國家利益至上有機統一。
依法懲治刑事犯罪。審結一審刑事案件2.5萬件,判處罪犯3.5萬人。嚴厲打擊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涉邪教等犯罪。嚴懲殺人、綁架、搶劫等嚴重暴力犯罪882件1047人,特別是對遷怒無辜、報復社會、殘害老幼婦孺等挑戰法律和倫理底線的犯罪,依法快審重判。嚴懲高空拋物、危害食品藥品安全、非法集資等侵害群眾切身利益犯罪177件306人。嚴懲職務犯罪181件241人,其中廳局級6人、縣處級28人。依法嚴懲襲警犯罪184件192人。
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審結涉黑惡案件17件60人。出臺6條意見,推進信息網絡、自然資源、交通運輸、工程建設四大行業領域整治行動,嚴懲強買強賣、強攬工程、惡意催收、欺行霸市等黑惡勢力犯罪。開展涉黑惡案件查控財產處置專項清理行動,與公安、檢察等部門協同處置涉黑惡財產11.9億元。堅持“一案一整治、一案一建議”,發出司法建議19份。渝北法院獲評“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先進集體”。
積極參與全民反詐專項行動。審結電信網絡詐騙及關聯犯罪2106件4902人,依法判處罰金1.4億元、追繳贓款2.1億元。萬州、渝北、巫山等地法院審理冒充“老中醫”網上售賣假藥詐騙老年人案、“殺豬盤”詐騙未婚青年案、發布虛假“加工回購”信息詐騙民營企業案,堅決打擊詐騙分子囂張氣焰。積極推進“斷卡”“斷流”行動,判處販賣銀行卡、電話卡罪犯2745人,洗錢罪犯17人,“金主”“蛇頭”和非法出境罪犯378人,全鏈條打擊上下游黑灰產業鏈。開展反詐法律宣傳420次。
不斷加強人權司法保障。深化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推動偵查人員、鑒定人員、證人等出庭2742人次,依法宣告2名被告人無罪,裁定準予檢察機關撤回起訴12件17人。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有效實施,對9575名輕微犯罪被告人依法判處緩刑等非監禁刑,對30人免予刑事處罰。會同公安、檢察、國安、司法行政部門制定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工作實施細則,為被告人指定律師辯護3149人次。
三、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護航高質量發展彰顯新擔當
注重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既為一域爭光,又為全局添彩。
全力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深化司法協作,簽署框架協議89個。提供跨域立案服務,協作辦理案件9562件。建設查控系統協同中心,協助凍扣存款11.4億元,長壽、合川、璧山、潼南、豐都等地法院與四川法院協作查車輛、封房屋、拘留失信被執行人。聯合發布司法白皮書、典型案例78個,推動司法服務與裁判同城標準。簽署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備忘錄,發布知識產權糾紛行為保全申請指引、審查指引等司法文件,助力區域協同創新發展。加強環境資源司法協作,設立巡回法庭,共建跨省域司法協作生態保護基地。健全司法保障“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機制,市二中法院和市四中法院分別出臺意見,精準服務渝東北三峽庫區和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建設。
奮力保障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建設。審結涉外、涉港澳臺案件752件。舉辦首屆西部陸海新通道法治保障論壇,為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提供“法智”支持。發布陸海新通道沿線國家法律查明機制指引,填補國內東盟國家域外法查明空白。與市政府口岸物流辦、商務委等部門出臺《關于加快多式聯運“一單制”發展的指導意見》,助力我市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建設。發布《商事仲裁司法審查報告及典型案例(2016-2020)》,支持仲裁制度改革創新。涉外商事“一站式”糾紛解決機制獲評全國自貿區“最佳實踐案例”,兩江新區(自貿區)法院依托該機制,云端高效促成我市某公司與俄羅斯某企業合同糾紛案和解,為國際商事糾紛化解提供“重慶經驗”。
有力推進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建設。審結環境資源案件1367件,入選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典型案例數量居全國首位。會同公安、檢察等部門完善集中管轄配套制度,實現檢察機關直接向集中管轄法院提起公訴。與檢察機關出臺紀要,擴大公益訴訟范圍,理順工作機制。認真貫徹長江保護法,出臺服務保障“十年禁漁”10條意見,全國首發非法捕撈犯罪量刑指引,嚴懲盜伐林木、毀壞植物、偷排污水、直排廢氣等案件491件,助力“一江碧水向東流”。堅持“環境司法+”理念,萬州法院持續在三峽庫區消落帶打造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示范林,推進生態修復與帶動旅游相得益彰,以法治力量書寫“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打造“人大代表林”“政協委員林”“法官林”。建設江津中壩島、南岸廣陽島、萬州大周鎮、開州漢豐湖、梁平雙桂湖等20個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和巡回審判站,實現由“點上開花”到“串珠成鏈”。
聚力促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設立重慶知識產權法庭,在科學城、萬州、黔江、涪陵、永川、璧山、榮昌設立巡回審判站,拓展知識產權司法服務空間。審結各類知識產權案件2.5萬件,涉案金額10.5億元,判決侵權人賠償損失2.4億元。相關案例入選全國法院知識產權、涉互聯網、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典型案例。在“傍名牌”侵犯商標權、非法使用他人核心技術秘密等案件中,適用懲罰性賠償制度,保護“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讓侵權者得不償失。審結涉西門子公司等涉外知識產權案件193件,平等保護中外企業合法權益。加強數字經濟司法保護,渝中法院在市區塊鏈數字經濟產業園設立知識產權保護法官工作室。市一中法院在全國率先確立“動態界定平臺義務”裁判規則,規制平臺先侵權后治理現狀。嚴懲“專利陷阱”“專利海盜”等阻礙創新的不法行為。
著力打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審結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一審民商事案件43.7萬件,涉案金額1070.7億元。制定優化營商環境方案3.0版,細化分解32項目標任務,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數字管理一體化平臺。法院牽頭的“執行合同”“辦理破產”兩項指標均進入全國標桿行列。加強民營經濟司法保護,無論本地外地、企業大小,一律依法平等保護。全國率先建立裁判文書生效證明自動生成查詢機制,減少市場主體問累、跑累、訴累。審結破產、強制清算案件1680件,清理債務1016.7億元,盤活資產522億元。強化府院協調,通過引進戰略投資、先進技術和債權債務股權重組等方式,幫助北汽銀翔、南恒置業、華生園等97家危困企業涅槃重生?!傲Ψ怠逼飘a重整案入選全國法院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典型民商事案例,金江印染、川江針紡實質合并破產清算案入選最高法院指導性案例。加強金融審判,全國率先設立“人民法院證券期貨犯罪審判基地”,在渝中、江北法院開展“數字金融糾紛一體化解決”試點。芬雷選煤票據糾紛案入選全國法院十大商事案例。
四、始終堅持人民至上,保障高品質生活展現新作為
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司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增添司法為民成色。
妥善化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審結涉教育、醫療、住房、婚姻家庭、社會保障等民生案件13.5萬件,增進民生福祉。審結涉疫情案件352件,服務常態化疫情防控。聚焦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審結涉消費糾紛案件8870件。市一中法院審理個人信息保護法頒布后全國首例個人信息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維護萬余名購買進口商品消費者權益。審結勞動爭議案件2.5萬件,追回勞動報酬7.1億元。與市人力社保局等11部門聯合出臺21條意見,保障風里來、雨里去的快遞員、“外賣小哥”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合法權益。妥善化解家事糾紛5.9萬件,北碚、巴南、酉陽法院和渝北法院刑庭獲評“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加強殘疾人權益保障,梁平法院審結的盲人通行糾紛案入選全國殘疾人權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緩減免訴訟費4646萬元,發放司法救助金732.1萬元,傳遞司法溫情。審結涉軍案件155件,維護國防利益和軍人軍屬合法權益。
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切實實施民法典,通過小案件闡釋大道理,以司法裁判樹立行為規則,傳播正能量,讓權利平等意識、見義勇為精神、誠實守信觀念直抵民心。北碚法院審結“全職太太”離婚獲經濟補償案,尊重女性家庭付出;江津法院審結受助人補償施救遇難者案,傳遞司法為義舉撐腰的價值導向;渝北法院審結酒駕肇事達成“私了”協議無效案,向違法者“花錢免罪”說“不”;銅梁法院審結不顧警示戲水溺亡案,不讓管理者為自甘風險行為“買單”。
依法促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審結一審行政案件9314件,判決行政機關敗訴926件,促成和解案件2042件。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68%,長壽、忠縣法院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達100%。涪陵、九龍坡、南川建成行政爭議化解中心、律師調解工作室,源頭促進官民和諧。審結非訴行政審查案件10348件,裁定支持行政機關5330件。市五中法院審結交通違章被罰抄寫交通法規案,判決維持處罰決定,支持公安機關創新手段、柔性執法。
持續推進切實解決執行難。執結案件41.6萬件,執行到位530.3億元,移送追究拒執罪129人,4項指標位居全國前十。加強執行信息化建設,聯合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在全國率先建立覆蓋全市的不動產線上查控機制。加強網絡司法拍賣,成交1.1萬件,成交金額95.5億元,促進雙方當事人利益最大化。開展高效為民執行專項行動,幫助企業快速回籠資金20.9億元,特別是解決了中小企業的燃眉之急。深化善意文明執行理念,市二中法院成功處置涉4家企業、121項發明專利及商標、股權和不動產的15億元保全案,讓保全財產“活起來”、市場要素“轉起來”;市三中法院協調引入第三方購買被查封燃煤,促成上億元執行案和解。全市法院通過依法靈活執行,一次次幫助企業過險灘、闖難關。
積極服務城市提升。深入參與“兩江四岸”治理,妥善化解涉長嘉匯、科學城、樞紐港等建設糾紛818件,大渡口法院專門出臺意見服務藝術灣建設,南岸法院依法強制拆除違法建筑為南山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破題。鐵路運輸法院和璧山、奉節等地法院妥善化解涉鐵路、軌道交通建設糾紛,提速“軌道上的都市區”建設。妥善化解棚戶區改造和老舊小區電梯加裝、排水采光等糾紛6119件,助力城市人居環境“面子”“里子”一體改善。渝中、沙坪壩等地法院妥善化解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擴容、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建設、磁器口改造等糾紛416件,為留住城市記憶、彰顯城市品質作出司法貢獻。
扎實助推鄉村振興。嚴懲侵害農民權益、破壞農村發展的“蠅貪”25人。妥善化解“三權”分置改革中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等糾紛4904件,涉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農村電商、鄉村旅游等糾紛896件,助力農業“接二連三”。南川、潼南、城口、忠縣、酉陽等地法院建立司法服務鄉村振興示范點、工作站,黔江法院積極參與“平安寨子”建設。石柱法院與中益鄉派出所、司法所良性互動,妥善化解糾紛119件,實現當地120余個脫貧項目無一因糾紛延工。
五、推出落實強基導向創新舉措,助力高效能治理邁出新步伐
更加注重系統觀念、法治思維、強基導向,加強人民法庭建設,推出落實強基導向“六項工作”,促進矛盾化于萌芽、止于未訴。
做強人民法庭落實強基導向主戰場。優化城區法庭、城鄉結合法庭、鄉村法庭147個。打造特色法庭,沙坪壩、九龍坡、長壽、永川、榮昌等地法院圍繞服務科學城、國家級高新區和工業園區建設“園區法庭”。萬州、合川、忠縣、武隆、彭水等地法院建設“生態環保法庭”“濱江美麗法庭”“女子法庭”“旅游法庭”,形成“鄉村法治打卡地”。巡回審判艇下水首航,鐵路運輸法院“便民巡回法庭”走上“復興號”高鐵。巫溪、酉陽法院指導修訂村規民約,以法治促自治,激發基層治理新活力。自主創新的“巡回審判包”收錄進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法院博物館。人民法庭工作在全國法院交流經驗。
設立“人民法院老馬工作室”和“代表委員聯絡站”兩個平臺。落實周強院長在全國“兩會”報告中的肯定和要求,在全市法院全面設立“人民法院老馬工作室”,2070個調解組織、6200名調解員入駐。渝中法院推出“云端小馬”特色在線服務,永川、開州、秀山法院引進鄉賢參與調解,墊江法院推動建立全縣街鎮政法委員駐室調解機制,渝北法院“人民法院老馬工作室”調解糾紛2.7萬件,相當于一審民事案件的47.2%。在人大、政協支持下,實現“代表委員聯絡站”全市法院全覆蓋,聽取民聲民意,監督執法辦案。623名代表委員入站開展工作,接待群眾2898人次,參與調解案件、化解信訪936件次。
建立“一街鎮一法官”和“一庭兩所”兩項機制。派出1116名法官,定點聯系全市1093個鄉鎮、街道、園區和重點企業,開展對接活動4667次,提供法律意見7138次。銅梁法院聯系法官協調農業公司與24個合作社達成調解協議,促使2000余畝撂荒地變成豐收田。聯合公安、司法行政部門出臺意見,建立覆蓋全市人民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的矛盾糾紛聯調機制,化解糾紛7317件,涉及1.7萬人。合川區委政法委專門出臺方案深化機制建設。沙坪壩、北碚、永川、綦江、大足等地法院運用該機制成功化解農村土地流轉等群體糾紛。巴南法院糾紛化解在線司法確認實現一天不用等、一次不多跑。
建設“車載便民法庭”和“云上共享法庭”兩個支撐。研發車體小、外觀美、功能強、造價低的5G“3.0版車載便民法庭”,把智慧法院一站式訴訟服務成果“一攬子”裝上車,實現動態車載法庭與靜態派出法庭相互呼應。首車前往商圈景區、街道社區、偏遠山區、三峽庫區巡回審判,實現38個區縣全覆蓋,受到群眾熱烈歡迎和代表委員高度肯定。推出線上線下一體化審理方案,構建便民“數智庭審+云上共享”全渝數智法庭新模式,縮短訴訟空間距離,節約時間成本。加強與檢察、司法行政、律協專網聯建,建成遠程出庭室。全市法院云上調解、開庭34.8萬次。
六、系統推進司法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設,提升司法質量、效率和公信力實現新突破
用足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緊緊牽住司法責任制這個牛鼻子,實現科技賦能與司法改革同頻共振、同向發力。
完善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明晰院庭長案件監督管理范圍清單,強化對“四類案件”監督管理。發布促進法律適用標準統一意見,完善二審改判、發回重審案件判后分析機制。制定實施嚴格落實審理期限制度的規定,規范民商事案件延長、扣除審限程序。強化專業法官會議研究裁判意見分歧、確立新型裁判規則的職能,獲中央司法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肯定推介。深化立案登記制改革,發布立案實務指南等制度,當場立案率98%,網上立案40.1萬件,確?!坝邪副亓?、有訴必理”。修訂法官遴選委員會章程,建立法官遞補機制。推動將法院警務輔助人員管理納入地方立法。
深化訴訟制度改革。穩步推進四級法院審級職能定位改革試點,確定16項重點任務和15項制度建設清單,形成“1+3+N”改革制度體系,在全國法院交流經驗。通過優化級別管轄標準,改革提級管轄制度和高院再審程序,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加強監督制約、統一法律適用,提升三級法院整體司法能力。制定深化民事案件繁簡分流指引,在金融借款、勞動爭議等糾紛多發領域推行要素式審判,推動案件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創新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四個一”建設工作機制,江北、榮昌、云陽法院獲評“全國青少年維權崗”。
創新訴源治理工作機制。推動將“萬人起訴率”“無訟社區創建”“類型化案件立案數”等納入平安重慶建設考核,市委平安辦出臺加強訴源治理24條措施。聯合市發展改革委、工商聯、重慶銀保監局等構建“總對總”訴調對接機制。依托在線調解平臺委托委派或自行受理調解案件34.1萬件,居全國前列。出臺專項整治21條意見,加大對虛假訴訟、惡意訴訟打擊力度,市五中法院和南川法院依法嚴懲重罰惡意串通、偽造證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
高標準推進信息化4.0版建設。結合直轄市法院扁平化管理體制優勢,依托人財物省級統管改革成效,聚焦“全渝數智法院”建設目標,高質量編制信息化建設與實施五年規劃,明確4個方面39項任務,業務、隊伍、政務橫向貫通,立案、審判、執行一體管理,高、中、基三級法院上下聯動,讓法官享有更多“數字便利”,讓群眾享受更多“數字正義”。
七、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鍛造過硬法院隊伍收獲新成果
按照“五個過硬”建強隊伍,為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提供有力組織保證。
扎實開展隊伍教育整頓。抓實肅清流毒,制定專項排查整治方案,全面徹底干凈肅清孫政才惡劣影響和薄熙來、王立軍流毒,堅決肅清鄧恢林流毒影響,筑牢政治忠誠。抓實學習教育,組織全員政治培訓、專題警示教育、先進典型事跡報告等系列活動2343場16.1萬人次,英模選樹工作在全國法院交流經驗;開展法院文化標識和文化環境布設專項整治,筑牢法院意識形態陣地。抓實查糾整改,主動自我加壓,全國率先開展執行條線專項整治,落實執行崗位“558”輪崗機制,輪崗交流104人,相關做法在全國法院交流經驗;開展涉案款物專項清理,受到中央督導組肯定;開展集中整治“收監難”專項行動,收監482人;開展刑事涉財產案件移送執行專項行動,執結7.7萬件,執行到位38.9億元。抓實建章立制,制定修訂制度1332項。以零容忍態度嚴懲司法腐敗,針對張曉川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案,市高法院黨組直面問題,堅決擁護并積極配合案件查處工作。同時,以案為鑒、舉一反三,將張曉川案負面影響納入肅清流毒范圍,納入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對照檢查內容。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與派駐紀檢監察組貫通協同發力,立案查處違紀違法干警72人,同比增加200%,堅決清除害群之馬。中央督導組認為“重慶法院隊伍教育整頓取得了顯著成效”。
積極做好換屆工作。嚴格執行干部任用條例和市委“5+1”干部考察辦法,出臺《加強區縣法院領導干部交流的實施意見》,制定區縣法院領導班子輪崗交流方案,有序推進三級法院領導班子成員交流。建立優秀年輕干部庫,加大優秀年輕干部選拔使用力度,推薦一批“75”“80”左右的高中院庭(處)長擔任區縣法院院長,推薦一批表現優秀的“75后”縣法院院長擔任區法檢“兩長”,全市法院班子結構明顯優化。
持續提升履職能力。建好用好“一網三庫”平臺,線上線下培訓干警5.3萬人次。評選全市審判業務專家,培養環境資源、互聯網、涉外商事、金融等領域審判人才。中標2項最高法院司法研究重大課題、1項司法改革專項調研課題。全國法院優秀案例分析獲獎36篇,位列全國第4;全國法院學術討論會獲獎成績位列全國第4,其中,1篇論文榮獲一等獎第1名。
八、自覺接受監督,推動法院工作健康發展增添新動力
貫徹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制度安排,堅持在各領域各環節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政協民主監督。高院院長推動建立基層調研“1+4+1”代表委員聯絡機制,面對面聽取209名代表委員意見建議368條,逐條跟蹤辦理。制定《“一對一”定向結對聯絡人大代表工作細則》。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工作、提請審議事項10件次,提請任免法院人員83人,報備規范性文件53件。在市人大常委會監督下,完成直轄以來規范性文件清理。對市“兩會”期間代表委員提出的753條意見逐條跟蹤落實。辦結代表建議28件,辦結政協提案31件,溝通率、答復率100%,無不滿意評價。開展聯絡活動890場。
依法接受監察、檢察機關監督。自覺接受監察機關對法院及工作人員監督。認真貫徹中央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和市委具體措施,倡議并建立與檢察機關聯席會議機制,聯合發布10份紀要、意見等文件,開展跟蹤評估問效。審結抗訴案件158件,改判和發回重審94件。
主動接受各方監督。自覺接受人民監督,接待群眾來信來訪2643件次,人民陪審員參審案件7.7萬件。主動接受輿論監督,首次召開新聞媒體專家座談會,召開新聞發布會324次,接受采訪527次。誠懇聽取特邀監督員意見建議。
★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我們在回顧波瀾壯闊的百年黨史中踐行歷久彌堅的初心使命,在偉大的歷史功績中激揚新征程開拓進取的奮斗豪情。這一年全市法院取得的發展進步,最根本在于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掌舵領航,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在于真學真信篤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在于堅持人民至上,在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市委堅強領導,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有力監督,最高法院監督指導,市政府、市政協大力支持,市檢察院法律監督,各級黨政機關、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社會各界關心幫助,廣大法院干警拼搏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全市法院表示衷心感謝和崇高敬意!
我們清醒認識到工作還存在不少困難和不足:一是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能力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案多人少問題依然較為突出。三是審判權力制約監督機制落實不夠深入。四是執法辦案的質量效率與人民群眾新期待新要求還有差距。五是隊伍建設還需持續加強,高層次人才儲備不夠。六是黨風廉政建設還需持續用力。對此,我們堅決采取有效措施,認真解決。
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全市法院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學篤用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人大工作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精神,深入學習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牢牢堅持黨對司法工作的絕對領導,認真落實市委和最高法院要求,嚴格執行本次大會決議,堅持穩中求進、鞏固提升,緊緊圍繞迎接二十大、學習宣傳貫徹二十大主線,切實履行好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的重大責任,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以高質量司法為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貢獻智慧和力量。
一是始終堅持政治引領,堅定踐行“兩個維護”。
深入學習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始終忠誠核心、擁護核心、跟隨核心、捍衛核心,更好在全市法院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胸懷“兩個大局”,牢記“國之大者”,堅決將黨中央決策部署、市委工作安排貫徹到法院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善于從政治上觀察和處理問題、謀劃和推動司法工作,切實把講政治和講法律統一起來。
二是對標對表殷殷囑托,全面精準服務高質量發展。
更加深入服務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出臺司法政策,在司法保障穩定經濟大盤、穩住社會大局和保市場主體、保民生改善上展現新作為。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依法懲治犯罪,維護社會穩定。深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司法協作,加強金融審判體系建設,高標準推進重慶破產法庭、知識產權法庭建設。精準服務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建設,提升司法安商惠企能力。依法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強化契約精神,促進信用經濟、法治經濟建設。加強環境資源審判,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三是深入踐行為民宗旨,做實司法便民利民護民工作。
加強教育、醫療、養老、育幼、住房、社會保障等方面民生司法保障,落實“八五”普法規劃,為實現共同富裕增添司法動能。深入推進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加強訴源治理,著力減少訴訟“增量”。加強人民法庭建設,深化強基導向“六項工作”。加強行政審判工作,助力法治政府建設,推動行政機關提高負責人出庭應訴率、司法建議回復率,降低敗訴率。鞏固執行條線專項整治成果,向著“切實解決執行難”目標不斷邁進。
四是持續推進司法改革,深化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建設。
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扎實推進四級法院審級職能定位改革試點,系統融合推進審判權力監督制約機制建設。抓好信息化建設五年規劃實施。推進專門法院建設。
五是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建設忠誠干凈擔當法院鐵軍。
鞏固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和隊伍教育整頓成果,深化抓黨建帶隊建強管理促審判制度機制。加大干部輪崗交流和年輕干部培養使用力度,創新高層次審判人才實踐養成機制。嚴格執行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等鐵規禁令,認真執行市高法院整頓機關作風十條規定,以釘釘子精神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加強作風建設,抓而不緊等于不抓,抓而不實等于白抓。強化閉環管理。
六是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匯聚改進法院工作動力。
主動向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認真執行決定、決議,全力支持人大代表依法履職。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監察監督、檢察監督和各界監督,確保依法公正行使審判權。
★
各位代表!百年成就使人振奮,偉大征程鼓舞斗志。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堅強領導、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有力監督、最高法院監督指導下,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對黨忠誠、不負人民,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和市第六次黨代會勝利召開!
- 沒有找到相關文章!
賀天強律師
辦公地址:重慶市渝北區龍溪街道金龍路259號財信城市國際4幢1-6 郵政編碼:401147
聯系電話:023-67531198 67531528 13983410815
微信號:s18875009371
E-MAIL:751408230@qq.com 853098431@qq.com